主题专栏
当前位置:主页 > 主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园地 | 第五十五期:【奋斗百年路·永远跟党走|学论述、学问答、学简史】
作者:党建部发布日期:2021-06-28 18:52

编者按:集团公司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页“奋斗百年路·永远跟党走”栏目中,设置学论述、学问答、学简史模块,与广大党员一起逐篇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论述|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党在陕甘宁地区的革命活动,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功绩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2日在甘肃考察工作结束时讲话的一部分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二〇○九年来甘肃的时候,总结其为"两点一存",就是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后来形成了陕甘革命根据地。陇南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作出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大会师之后,为实现打通苏联援助道路的目的,党中央决定由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西路军英勇西征、血沃祁连。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是党和红军的战略大后方,兰州"八办"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为解放整个西北铺平了道路。我们党在陕甘宁地区的革命活动,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功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和军队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学论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七十年里,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点情还正在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 169 页

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71 页

【学问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77.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枫桥经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枫桥经验”为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重要范本。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夯实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枫桥经验”启示我们,要加强城乡基层精细化管理,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德治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学简史|《中国共产党简史》】

政治文明、先进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提出要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党的十四大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对行政管理体制、党政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党的十五大以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围绕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强化执法监管部门等方面展开。此后,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采取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招投标制度等一系列深化行政改革的措施。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

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的进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成功应对各种严峻风险挑战,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的过程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到2000年,“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99776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1997年提前3年完成;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情况基本结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时期,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西煤东运新铁路通道、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等一批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取得重大进展;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扩能改造工程等先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