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专栏
当前位置:主页 > 主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园地 | 第四十八期:【奋斗百年路·永远跟党走|学论述、学问答、学简史】
作者:党建部发布日期:2021-06-15 11:19

编者按:集团公司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页“奋斗百年路·永远跟党走”栏目中,设置学论述、学问答、学简史模块,与广大党员一起逐篇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论述|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必须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要紧密结合实际,以行之有效的举措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10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学论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才建立起来的,是在被封锁、制裁、孤立中成长起来的。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实力增强了,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1990年4 月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57页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1990年4月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页

【学问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70.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丢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虽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厚植根基、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这个魂不能丢,这个命脉绝不能割断。

【学简史|《中国共产党简史》】

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外交采取了两个重大举措:一是1978年8月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二是1978年12月同美国发表正式建交的联合公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越来越成为全党的共识。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两个重大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改变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对战争与和平为作出新的科学判断。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反复说明,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斗力量的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个转变是改变“一条线”战略。中美建交后,美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安全。中美两国虽在1982年8月17日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但后来美国政府并未兑现自己的承诺。苏联多次提出改善中苏关系的愿望。在此背景下,中国改变过去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郑重申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发展同各国的关系。报告还着重说明中国共产党愿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这四项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建立和发展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随着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一个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到198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37个。